钢化自爆及其原因:
自爆的内在原因是玻璃制造过程中混入硫化镍杂质,大约每七吨玻璃中就存在一小点硫化镍。硫化镍有两种晶型,高温时( T > 380℃) 呈体积较小 α 晶相,低温时为 β 晶相。钢化加热阶段由于升温速率相对较慢, 其 β 晶相向 α 晶相的晶型转变相对较为彻底,而在钢化冷却阶段,由于急速冷却,α 晶相来不及转变成 β 晶相,在常温状态下 α 晶相慢慢恢复为体积相对较大的 β 晶相,伴随体积膨胀约 4%,致使钢化玻璃产生爆裂。引起自爆的硫化镍直径在 0.04-0.65mm 之间,平均粒径为 0.2mm,硫化镍在玻璃中一般位于张应力区,大部分集中在板芯部位的高张应力区。
另外,由于玻璃原片缺陷、预处理不当或钢化加热、冷却不均匀造成应力过度集中,也是玻璃产生自爆的原因之一。
避免自爆可能性的方式:
1、均质处理(HST)
均质处理是公认的彻底解决自爆问题的有效方法,将钢化玻璃再次加热到 290℃左右并保温一定时间,使硫化镍在玻璃出厂前完成晶相转变,让今后可能自爆的玻璃在工厂内提前破碎。这种钢化后再次热处理的方法,称作”Heat Soak Test”, 简称 HST,通常叫作“ 均质处理”,也称“ 引爆处理“ 或“ 热浸处理”。
2、选择优质浮法玻璃原片, 提升玻璃预处理质量, 控制钢化玻璃表面应力等 , 也可以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可能性。
提示:钢化玻璃的自爆主因是内应力不均衡造成,我厂已建立在线检测体系,采用进口应力仪进行应力检测,保证钢化玻璃的应力均衡,或采用均质炉进行二次处理,都大大降低自爆率。